用歌声致敬历史 用合作开创未来——沈音学子在京参演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专场演出

9月4日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专场演出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喀秋莎》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游击队歌》

我院学生领唱《胜利节》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鹤群》,我院学生领唱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南泥湾》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雪球花》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长城谣》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祖国不会忘记》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追光》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演唱《少年般绚丽》

      以音乐为载体发出和平之声,以友谊为纽带搭建合作之桥。9月4日,学院副院长张策一行率队带领声乐歌剧系10名优秀青年大学生在京圆满完成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专场演出任务。这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两国青少年用青春和声铭记历史,用友谊合作共创未来,为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青年行动、贡献青年力量。

      此次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交流演出活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俄罗斯少年儿童组织“第一运动”主办,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主办,沈阳音乐学院、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辽宁省青年联合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提供支持。合唱团由40名中俄青少年组成,中方成员由我院10名大学生和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10名中小学生组成,俄方成员来自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伊热夫斯克。

      今年5月,院党委书记赵恒心曾率团出访俄罗斯,带领师生圆满完成了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交流演出任务,合唱团在莫斯科成功举办的首场专场演出受到两国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

      本次演出是此次共同纪念活动的中国篇,演出分为“伟大的胜利”“童年的梦想”“和平与幸福”“共创美好未来”四个篇章,演唱曲目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和当代歌曲。《长城谣》《游击队歌》《胜利节》……在第一篇章“伟大的胜利”中,中俄青少年共同演绎抗击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歌曲,再现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深厚情谊的历史,表达中俄青少年对伟大胜利的崇高敬意。

      我院学生在俄语歌曲《胜利节》中作为男声领唱,与俄罗斯青少年们共同缅怀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尽管同学们此前从未接触过俄语,但在合唱团导演、声乐歌剧系教师黄晟的耐心指导下,他们逐个单词攻克发音难关;并在舞蹈编导、附属中等舞蹈学校教师李诺的精心编排下,对每个表演动作反复打磨、精益求精。

      同学们与俄罗斯青少年共同排练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音乐无国界”带来的感动。声乐歌剧系学生孟庆鑫表示:“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翻译和简单手势沟通。他们总是以各种方式给我支持和鼓励,每次唱完,一起排练的俄罗斯朋友们都会为我欢呼。”“这首歌曲承载着俄罗斯人民深厚的情感,而正是在幕后众多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才能让这首歌在舞台上呈现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音乐本身就是无国界的,大家虽然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但在音乐的交流中,大家都是一样热爱音乐的青少年。”中方指挥、作曲系教师王秋诗说,“希望大家能在音乐中更加热爱彼此,珍惜友谊。”

      本次活动主题为“铭记历史,共创未来”,旨在贯彻落实中俄两国元首今年5月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中bbin宝盈“推动两国青年一代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共识,通过组织中俄青少年共同演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主题歌曲及新时代主题歌曲,展现两国年轻一代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倡导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行动。

      沈音青年学子继在澳大利亚唱响和平之声后,再次以实际行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礼,用青春之歌谱写世界和平的友谊篇章。未来,学院将继续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特色优势,将艺术动能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让每一次文化交流都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为深化人民友谊、促进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文 / 中国青年报、沈阳音乐学院团委

图 / 全国青联、戏剧影视学院 胡春桥

初审初校 / 商  迪

复审复校 / 李双雁

终审终校 / 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