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蓉

      

董蓉,教授,1974年出生于沈阳。西方音乐史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理事。

1995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姜万通、权吉浩、曹家韵、王进、孙博等教授,2000年获作曲专业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于彭永启教授,2002年获西方音乐史专业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姚亚平教授攻读西方音乐史专业博士学位,并以《文本·角色·寓意——威尔第歌剧<奥赛罗>解读》一文获文学博士学位(该文被评为“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2-2013年,获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学(McGill University),跟随著名的19世纪意大利及法国音乐研究专家、《剑桥歌剧季刊》(Cambridge Opera Journal)主编胡博纳教授(Steven Huebner)从事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学习与研究工作。2015年,经由严格选拔,受教于旨在培养高端乐评人才的“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2002年至今,执教于音乐学系,主讲“西方音乐史”、“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音乐学写作基础”、“(学位)毕业论文指导”、“音乐学分析”等课程。

受邀参加包括“杭州·2003美国音乐研讨会”、“上海·2004音乐学学科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上海·2004庆祝钱仁康九十华诞暨学术生涯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海·2009全国第一届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广州·2010西方音乐学会第三届年会”、“北京2011·音乐理论比较研究国际论坛暨《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文版首发式”、“2012·四川·西方音乐学会青年学者论坛”、“2015·长安·首届音乐舞蹈学博士论坛”在内的各种国家级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论文、做主题讲演。曾获“第二届辽宁文艺评论奖”(2011),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6),并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参与“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项目;主持并完成省教育厅项目“2011·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

曾编译三卷本《世界英文歌曲经典》(辽宁民族出版社、东宇美国出版公司联合出版,1998),编著(合作)《通向理解之路——中西器乐名著赏析》(辽海出版社,2002),并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黄钟》、《人民音乐》、《音乐探索》、《乐府新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数十万字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西方音乐史、音乐分析与批评等多个专门领域。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bbin宝盈<京剧印象>的形式分析与立意解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3);《<奥瑟罗>与<奥赛罗>——莎士比亚戏剧到威尔第歌剧的“脚本转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2);《“大历史”概念下的叙事:再谈新版<西方音乐史>及其历史写作》(《黄钟》2008.3);《中西艺术的“视界融合”——读解<乐之舞>》(《人民音乐》2007.6);《威尔第的歌剧世界——近二十年西方学界的研究趋势》(《音乐探索》2014.2);《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现象》(《乐府新声》2000.4&2001.1);《“扩展”、“深化”与“自觉意识”——对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历程的简略回顾与思考》(《乐府新声》2006.2);《表情性的探求:试析F·库普兰<羽管键琴曲集>中的“标题”与装饰音》(《乐府新声》2007.1);《“山魂”与“纹”》(《中国交响音乐博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5);《威尔第歌剧<奥赛罗>的角色塑造与生成语境》(《乐府新声》2014.4& 2015.1& 2015.2);《“毒剂效力”: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的音乐叙事——以第一幕<风暴场景>及<爱情二重唱>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5.3);《“守正”与“创新”——威尔第的歌剧观在<奥赛罗>的实践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1)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