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田彦教授在辽宁高校思政协同育人联盟共建会议上讲授首场专题思政课

院长田彦教授讲授《传承鲁艺薪火 奏响时代强音 为绘就辽宁振兴新画卷注入沈音力量》思政课

女高音独唱《南泥湾》演唱:陈智(教师拔尖人才)竹笛:程竞楷(学生拔尖人才)艺术指导:徐威

女高音独唱 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演唱:贺琳琳 艺术指导:徐威

歌剧《白毛女》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演唱:穆倩 艺术指导:徐威

男高音独唱《革命人永远年轻》演唱:李超(教师拔尖人才)

男中音独唱《我爱祖国的蓝天》演唱:唐宁泽(学生拔尖人才)艺术指导:徐威

男声四重唱《雷锋,我们的战友》演唱:唐宁泽(学生拔尖人才)、任建斌(学生拔尖人才)、田一超(学生拔尖人才)、张浩之(学生拔尖人才)

女高音重唱 歌剧《江姐》选段《红梅赞》演唱:李优(教师拔尖人才)、李雯靓(教师拔尖人才)艺术指导:徐威

管弦器乐三重奏《那就是我》小提琴:关莹(学生拔尖人才) 中提琴:王樱翘(学生拔尖人才) 长笛:唐家宏(学生拔尖人才)艺术指导:代洋

男女声二重唱《我和我的祖国》演唱:李超(教师拔尖人才)、李优(教师拔尖人才)

流行二重唱《烛光里的妈妈》演唱:董桂宏(学生拔尖人才)、王怡涵(学生拔尖人才)伴舞:于涵蕊(学生拔尖人才)、刘蔓蓉(学生拔尖人才)

民族器乐二重奏《好人一生平安》竹笛:程竞楷(学生拔尖人才)二胡:刘倩彤(学生拔尖人才)

舞蹈《青藏高原》表演者:刘蔓蓉(学生拔尖人才)、方艺淇(学生拔尖人才)、陆美慧(学生拔尖人才)、于涵蕊(学生拔尖人才)

女高音独唱 歌剧《苍原》选段《情歌》演唱:胡珅(教师拔尖人才)

男女声二重唱《血脉》演唱:刘航、李优(教师拔尖人才)

参会领导、现场观众与全体演职人员共同歌唱《我们走在大路上》

六所联盟共建高校领导为辽宁高校思政协同育人联盟揭牌

与会领导为六所联盟共建高校授牌

      7月1日,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田彦教授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聚智共建思政联盟 协同培育时代新人”辽宁高校思政协同育人联盟共建会议上,作为联盟共建高校校长代表讲授首场专题思政课。辽宁省人大人事选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省委第六督导组组长翟文豹,辽宁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李显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部分校领导,省委第六督导组相关领导出席活动,与参会的各联盟高校相关bbin宝盈:负责同志、师生代表600余人共同听取了思政课。

      田彦以《传承鲁艺薪火 奏响时代强音 为绘就辽宁振兴新画卷注入沈音力量》为题,创新采用讲演结合的方式,以沈阳音乐学院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13首经典音乐作品为例,从“应运而生 革命圣地的精神堡垒”“以笔为枪 书写不朽的红色记忆”“转战东北 融入壮阔的时代洪流”“顺应时代 吹响文艺的奋进号角”“薪火相传 谱写新时代育人华章”五个方面,列举了丰富的史料、生动的实例,辅以沈音师生在现场精彩的作品演绎,追溯了延安鲁艺的红色印记与沈阳音乐学院的血脉传承,深刻阐释“艺术为人民”的鲁艺精神内核,表达了沈阳音乐学院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在辽宁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贡献“沈音力量”的决心与担当。

      在讲座中,田彦讲述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创立缘起,并对鲁艺从延安时期到东北时期直至今日的沈阳音乐学院,历经的四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他结合延安鲁艺时期的艺术创作成果,以歌曲《南泥湾》和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恨似高山愁似海》为例,讲解了鲁艺师生践行“为最广大人民大众服务”的“三结合”,即与中国的艺术实际相结合、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相结合。我院师生现场演绎了歌曲《南泥湾》和《北风吹》《恨似高山愁似海》唱段,直观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延安鲁艺师生“以笔为枪”,用艺术振奋军民,用创作服务抗战。

      田彦讲到,鲁艺在东北时期,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到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直至更名为沈阳音乐学院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其“深入生活、服务人民”的创作理念使这一阶段的作品兼具战斗性与艺术性,这一实践不仅奠定了新中国东北地区艺术教育的根基,更推动了鲁艺精神在东北地域文化中落地生根,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艺的发展路径。在这一部分,师生们演出了歌剧《星星之火》选段《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雷锋,我们的战友》,歌剧《江姐》选段《红梅赞》。经典的旋律萦绕在课堂现场,展现了鲁艺精神在东北的深化与延续,更彰显出鲁艺精神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持续为我国文艺的发展注入精神力量。

       田彦指出,沈阳音乐学院多年来潜心立德树人,深耕艺术教育,努力打造艺术类学科新高地,为我省文化艺术行业培养输送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我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创作的音乐作品传唱大江南北,激励人们为希望而拼搏、为祖国繁荣而奋斗。伴随着田彦的讲述,管弦器乐三重奏《那就是我》、男女声二重唱《我和我的祖国》、流行演唱《烛光里的妈妈》、民族器乐二重奏《好人一生平安》、舞蹈《青藏高原》、女高音独唱《情歌》(歌剧《苍原》选段)依次在舞台上精彩呈现,恰似鲁艺精神在当代的“回响”。

      田彦分享了近年来沈阳音乐学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演出实践、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方面所走过的坚实足迹。从讲台到舞台,从创作到服务,沈音人以红色旋律谱写时代篇章,并积极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鲁艺精神在新时代的艺术教育事业中绽放新的光彩。在这部分讲述中,我院青年教师演唱了歌曲《血脉》,昂扬奋进的歌声鲜明地表达了新时代鲁艺传人坚守文艺报国理想,传承红色血脉、融入时代潮流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在思政课的尾声,田彦向在座的全体师生发出邀请,共同演唱沈阳音乐学院校歌——《我们走在大路上》。铿锵的旋律在课堂上跃动,饱含深情的歌声既是对鲁艺精神的致敬,更是将历史的回响化作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田彦在本次思政课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艺术为载体,以精选的音乐作品为例,在带领听众感受历史、领略经典之美的同时,深入浅出地将鲁艺精神的内涵与传承娓娓道来,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兼具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的“艺术思政课”。本次思政课为高校发挥自身专业特色,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助力辽宁高校思政协同育人联盟发挥优质思政教育资源优势、创新育人模式作出了沈音贡献。

      辽宁高校思政协同育人联盟是在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辽宁省教育厅指导下,由中国医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六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立足“辽宁所需、高校所能”,通过校际深度协同、师生多元联动,着力构建“有理论深度、实践热度、青年黏度”的思政教育共同体。联盟的成立旨在搭建开放共享、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性思政工作新平台,既是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实践探索,也是更好服务教育强省建设,强化共建共享、融通育人的创新之行、合作之举。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省内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创新育人模式,为辽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上,举行了辽宁高校思政协同育人联盟成立仪式,与会领导为6所联盟共建高校授牌。


文 / 商  迪

图 / 韩  鹏

初审初校 / 白雪姣

复审复校 / 商  迪

终审终校 / 李丽娜